起动盘

主力溜了还不知道MA均线已说明一切,

发布时间:2024/12/26 15:40:57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www.txbyjgh.com/bdfwh/657.html
在“多数投资者会在哪里跌倒”这一部分中,卡拉曼所谈的问题几乎都是投资与投机的区别,这一点与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中开始所谈的内容高度一致。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开始就明确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投资操作是基于全面的分析,确保本金的安全和满意的投资回报。不符合这些要求的操作是投机性的。”而卡拉曼在《安全边际》开头第一句则引用了马克·吐温的名言:一个人的一生在两种情况下不应该投机,当他输不起的时候,当他输得起的时候。第二句,卡拉曼指出,“正是由于如此,理解投资和投机之间的区别是取得投资成功的第一步。”对于投资与投机的区分如此之重要,以至于被提到了“第一步”的位置,这不由我不为之深思。卡拉曼认为,对于投资者而言,因为股票代表的是相应企业的部分所有权,从长远来看,证券价格趋向于反映相应企业的基本面,因此至少可以期望三个方式的获利:1、企业营运所产生的自由现金流,这将反映在更高的股利和分配的股息上;2、其他投资者愿意以更高的比率(市净率或市盈率)来购买股票,这反映在更高的股价上;3、通过缩小股票价格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差距。但是投机者却是根据预测证券价格下一步会上涨还是下跌,并以此来买卖证券。他们对于价格的未来走向预测不是基于基本面,而是试图揣摩其他人买卖的行为。他们大多将证券看做可以反复易手的纸张,总是被预测股价走势所困扰,对未来市场走向做出狂乱的推测。投机给人一种快速获得财富的前景,如果他们能迅速致富,那么为什么还要慢慢变富呢?因此,投机者总是追随大流,而不是逆流。不过,卡拉曼说,如何区分投资者还是投机者实际上非常困难,因为投资者和投机者持有的标的有时也是一样的,当然其含义却完全不同:投资者持有的投资品可以为投资者带来现金流,而投机者只能依赖于变化无常的市场。格雷厄姆认为,之所以难以区分投资与投机,是因为人们缺乏区分的标准。交易方式、交易对象、持有时间长短这些因素在本质上均没有触及投资与投机的核心特征。对于这两者本质的区别就是:投资是建立在敏锐与数量的基础上,而投机则是建立在突发的念头或是臆想之上。两者的关键在于对股价的看法不同,投资者寻求合理的价格购买股票,而投机者试图在股价的波动中获利。卡拉曼警告说,不要混淆股市中真正的成功投资与它的表象。一只股票的上涨并不意味着其企业一定运作良好,也不代表价格的上涨有相应的内在价值提升为理由。同样,股价下跌也并不一定反映企业发展发生逆转或者其内在价值发生消退。菲利普·费雪也说过,股票价格的任何短时涨跌,和公司实际正在经历的任何事情都无关,它只和“金融圈”对这只股票的评价相关。卡拉曼的这个警告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很多信奉价值投资的投资者实际上做的是投机行为,但自己却浑然不知。因此投资者必须抵抗大众追涨杀跌的趋势,投资者不能忽视市场,但必须独立思考,并不随市场左右。如果投资者始终以价值和价格作为判断的依据,而不是仅仅是价格,那么投资者就具备了价值投资的基本素质。而如果将市场先生作为指导或评价投资的重要标准,那实际做的,就是投机行为。重新认识MA均线的滞后性是均线系统的致弱点使得均线统系只有在大牛市中成立,从这点来讲均线系统对股市研究并无大益。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情况下的K线图上都有MA均线,并且MA的参数大多为5、10、20,其意思也非常明显,5日代表一周,10日代表半月,20日代表一个月。如果所有的人都用MA(5、10、20)为标准来看股市的话,只有在MA(5、10、20)正确地反应股市运行的,是股市运作的客观规律的情况下才可取,否则就是缘木求鱼越使用越坏事。我反对这种随大流的不加思索的治股态度。我们来看MA的计算原理就知道MA的值与其一定时期内历史交易收盘价有关。假设股价处于高位或低位并开始出现横盘时,每天新的收盘价与上一交易日收盘价变动不大。但MA计算中却要减去前期一个很低或很高的历史收盘价,这样就出现股价没发生多大的波动而MA却出现了不小的变化,也就是讲MA受到了历史收盘价的强烈干扰。这种干扰我们称之为系统干扰。这种系统干扰能否尽可能地避免呢?应当怎样去避免?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了,不然就没有必要在这提出问题来。避免的方法就是把这个参数调整到和为股价的波动周期相吻合,按股价的短、中、长期波浪的交易周期为标准。这样一来不管什么时候的MA均线都相应地包会了一个完整的波动周期,MA就能尽可能地避免相邻周期内的系统干扰。从目前的股市分析和股市研究来看。所谓均线的压力和支撑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并被广大机构及股民所认可。但许多时候都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其压力和支撑作用。均线在指示上因其算法而存在最大的弱点那就是它的指示滞后于股价的波动。当看到所谓的金叉、托、井、死*和压时股价已经上涨或下跌了一大节。MA的参数值越大它的滞后性越强。MA指示就是用损失其实时性换得稳定性。这样在大牛和大熊时才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事先又怎样了解这一次是大牛、大熊还是反弹或回调?这样一来MA就从整体上失去了指导意义。再者大家试想哪一次牛市起动不是冲破重重均线压力而昂头向上,又有哪一次熊市不是起源于打破层层支撑而一泻千里的?因此我们就要了解为什么均线有压力和支撑?所谓压力和支撑不是随意作一根线就行的而且即使相邻两个交易日的压力和支撑也不一样。均线MA的本质就是代表了本周期前N个周期内的交易平均价格(如大致地认为这几个交易日内的成交量是均匀的)。那么均线就代表了这N个交易日的参与买入者的持仓成本。也就因此而产生了压力与支撑的效应。好了,我们再回到前面的问题,既然牛市和熊市都要冲破这个压力与支撑,那么什么情况下地才能更容易引发行情的改变呢?也就是什么情况下压力与支撑最薄弱,易被重重冲破?使我不由地想起兵法上两军对垒时只有在对方兵力分散时才有利于各个击破。这就是讲各条均线和股价均匀分布时最易转势、反弹或回调。例如:用MA(5、10、20)的话,当5日、10日、20日均线之间及收盘价与5日均线之间等距离时,压力和作用较为薄弱易从此展开新行情。利用这一特点也可以弥补均线的滞后性。这样做的弱点就是在大牛,大熊中途易出现一定的误判断。今天就给大家分享的这里,篇幅有限,想要了解更多的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6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