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起动盘 >> 起动盘优势 >> 开启系统思维,下好全院护理一盘棋访北
岁月悠悠,苍河长流。医院作为一所医院的医院的西方医学理念技术的百年老院,在年迎来了建院周年。“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是医院人亘古不变的追求。医院的护理工作在国内同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里走出了林菊英、曾熙媛2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陈坤惕、林菊英、曾熙媛3位中华护理学会前任理事长。在一代代京医护理人的薪火相传下,护理学科发展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还积淀出深厚的护理文化和“仁爱为本,慎独为魂”的护理理念。
医院现任护理部副主任孙超,自年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医院急诊科工作,曾先后从事急救护理、老年护理、护理管理、医院管理等工作。工作之余,她攻读了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年起,担任护理部副主任,医院护理工作。经过专业系统的护理学和管理学教育,她不仅精通业务,还在管理中博采众长,形成了目标清晰、计划详实、行动迅速、督察有力、反馈及时的管理风格。在孙超副主任的带领下,这所百年老院的护理学科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护理队伍建设也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
系统思维是指,当复杂问题触发我们的思考时,我们会像建立一个系统似的去搭建思路,尽量完整地捕捉要素,找到要素之间的关联以及互动机理,进而推演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简单而言,系统思维就是模拟系统的特点来思考问题并形成习惯。系统原理是管理学的灵魂,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大到学科发展、队伍建设,小到具体事务管理,处处蕴含着“系统”的学问。“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孙超副主任及其管理团队,医院护理发展与建设的重任,如何以系统原理指导自己实践,并带动基层的护理管理者应用系统原理建立系统思维,进而实现从系统思维到系统行为的转变,以更好地医院发展的步伐?带着这个问题,本刊编辑采访了孙超副主任。
在护理管理系统中贯彻系统原理
医院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多因素环境,护理工作与各因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处理并协调好这些关系,保证护理工作的高效惯性运转?医院护理部的思路很明确,那就是充分考虑护理管理的整体性、关联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并在系统外部和系统内部的管理中贯彻系统原理。
在系统外部,护理管理系统强调,要医院其他部分系统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院级层面,医院的医疗、院感、药事、行政、后勤等重点工作的管理与协调,并结合护理工作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充分发表建设性意见。在护理重要项目需要决策时,护理部也会邀请协作处室和临床科室参与,充分调研,并吸纳好的意见与建议。临床护理单元层面,护理部会监督和指导护士长,树立全局观念,既要整体把握科室情况,又要对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细节了如指掌,为顺利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在系统内部,护理管理系统做到了凝聚力与工作活力的有机结合。凝聚力体现在方向一致,工作活力体现在思想灵活和技术方法多样。老年护理是医院的优势学科,也是当前护理工作的核心。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关心和支持下,医院获批牵头成立中国老年护理联盟。对外引领联盟单位,积极投身老年护理事业发展;对内凝聚医院的护理队伍,不断凝练老年护理领域的研究方向和专科拓展内容。目前,医院已经形成了包括老年综合征管理、老年营养、造口护理、慢性伤口护理、安宁疗护等在内的老年护理优势学科群。各护理单元立足临床专科,聚焦老年护理,以专科护士为主力,承接专科护士基地建设、开设专科护理门诊、开展专科护理研究、组织质量改善项目等,为医院的老年护理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在护理学科发展规划中融入系统思维
为了使护理团队建设能够匹配学科发展的速度、标准和要求,年底,医院护理部提出了以创建学习型团队为战略目标,构建护理STUDY体系。不论是学科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还是发展规划的具体指标内容,亦或是发展规划的分步推进过程,系统思维都贯穿其中。通过全面搜寻问题背后的关键要素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制定问题导向下的学科发展方案,并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注重反馈思维。年,护理部就以问题为导向,明确思路,并紧锣密鼓地部署。一方面,组织科护士长、护士长、办公室干事,多次开展头脑风暴和焦点座谈,从政策文件、既往工作、现有基础等方面凝练未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匿名问卷,公开面向全院护士调研咨询,广泛征求意见与建议。经过调研、论证、编制、反馈、修订等多次的循环往复,一份凝聚了各方智慧、反映医院护理团队使命和愿景的学科发展规划正式出炉。
STUDY体系围绕完善患者安全体系(Safety)、搭建系统培训体系(Training)、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Uniform)、细化专科护理体系(Delication)和打造凝心聚力合力共为的护理文化体系(Yearn)五方面展开。每个体系下都提出了具体的措施、时间进度与评价指标,并指定专人负责,各大科、临床护理单元也根据护理部的规划,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规划。以搭建系统培训体系为例,规划中明确了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能力建设、科研能力提升计划、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等具体措施。在培训课程方面,年开始,护理部启动“京医护理训练营”项目,至今已开展25期,涵盖了包括管理、教学、科研、老年、静脉治疗、伤口造口失禁等在内的十几个专科护理方向,各临床科室积极参与,逐渐形成了医院的护理培训品牌。在师资队伍方面,医院不仅承担了中华护理学会、北京护理学会等25家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还负责多所高等院校护生教学、多家对口支援单位进修生带教等工作。为规范师资队伍管理,通过完善师资选拔和准入制度,由护理部聘任带教老师,并根据教学对象,明确基本职责与待遇,开展了查房比赛、讲课比赛、教学方法培训班等系列活动,不断强化教师队伍能力建设。
STUDY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年年初,部分项目以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的形式开展后,取得良好评价和积极反响。之后,按照“教育培训年、质量管理年、创新服务年”的三年规划,每个体系下的各项工作都在稳步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学科发展规划和工作具体部署不是一成不变的。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医院护理部迅速行动,根医院的疫情防控部署要求,调整工作重点,并将新冠肺炎专题相关的内容融入各体系的具体工作中,分级、分步落实。
在护理管理实务完善中践行系统行为
医院现有护士余名,护理管理者75名,其中85%以上是临床护理单元的护士长。年年初,新一期干部聘任后,护士长的平均年龄为40岁左右,其中35岁以下的护士长十余名。为了保证护士长的能力素质和管理水平,医院的护理学科发展规划要求,同时帮助年轻护士长更好地适应管理角色,医院的经验是帮助护士长在护理管理实务完善中践行系统行为。
护理部将护理人才进阶中广泛应用的“从新手到专家”模式,灵活地应用于护士长系统思维和系统行为的培养。按照成熟程度,划分为未察觉阶段、初步认识阶段、深度认识阶段、新手阶段、专家阶段、高手阶段,并在不同的阶段给予不同的支持与指导。
未察觉阶段、初步认识阶段、深度认识阶段的重点是向护士长普及系统思维的理念。年开始,护理部陆续组织了管理专项培训班、“以老带新”护士长辅导、护士长会议专题讲座等,将系统原理贯穿始终,对护士长的专业素质、管理理念、领导艺术等进行强化培训,在管理队伍中逐渐普及系统理念。
新手阶段的重点是引导护士长树立系统思维的意识,并初步指导实践。护理部多次召开会议,解读护理学科发展规划的内涵和要求,各护理单元也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室层面的护理发展规划;同时,修订完善不同类型的护理单元考核指标,以目标导向的方式,引导护士长对所负责科室的临床护理工作树立全局观念,扎实做好护士长目标责任制管理。
专家阶段进阶的重点是鼓励护士长走出舒适区,参与院级层面的护理专项项目。在STUDY体系建设过程中,护士长可以基于本科室的专科护理优势和护理团队能力基础,“竞标”护理学科建设的专项项目。以京医护理训练营为例,—年,由护理单元或工作委员会独立承办的超过2/3,护理队伍得到很好的锻炼。另外,还组织由护士长主导的院内护理质量改善项目,项目开展过程中,护理部、科护士长和护理质控办公室等,会从管理实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提供具体指导,引导护士长以观察、收集项目相关的护理数据和事件开始,探究质量问题的根源,并在质量改进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看到局部想整体、看到现象想本质、看到当下想未来”的思维习惯。
经济学家认为,西方工业现代化的成功“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护理学作为一门技术密集型的专业,专科内涵的纵深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同时,临床护理学又是一门自然、人文、社会多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交叉学科,临床护理学科规划和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更离不开系统思维指导下的科学管理。在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医院护理管理团队将继续秉承“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系统管理为学科发展赋能”的宗旨,医院发展和护理队伍建设;医院护理人将以推动护理事业发展为己任,传承先辈精神,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持续奋斗。
文章简介文章作者:贺欣萍
作者单位:《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
摘自:中国护理管理,,20(10):-
学术编辑:贺欣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