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起动盘 >> 起动盘前景 >> Manner咖啡,ldquo被迫r
划重点
曾经的“佛系少年”,如今也要开始随大流了。
来源
商业地产头条(ID:Dtoutiao)
作者
陈绮琪编辑
付庆荣
洪玉桂对本文亦有贡献
图片来源
MannerCoffee官方渠道
咖啡赛道从不缺“新故事”,这次的主角是本土咖啡新势力MannerCoffee(以下简称Manner)。
3月8日-3月10日,Manner在上海、杭州、重庆、武汉、南宁、海口、北京、深圳、成都、苏州开出+家门店,平均每小时开店2.7家。这扩张速度,连瑞幸也自叹不如。
数天后,Manner又放出一个破天荒的重磅动作——“上线外卖”。
疯狂开店,启动外卖,Manner正逐渐“瑞幸化”。打法大变,争议不少——Manner“小店”变“大店”,盈利模型还跑得通吗?启动外卖,自带杯体验还有保证吗?
外界的质疑之点,同样是Manner焦虑所在。可这种并非瑞幸模式短板造成的,而是咖啡后浪进阶为品类巨头必须必须跨过的坎儿。
毕竟,从势头来看,瑞幸活得并不差。
Manner,被资本“催熟”
Manner的创始人韩玉龙是一位85后,资深咖啡爱好者。他的理想很简单,“做一家纯粹的咖啡店”。
◎Manner创始人韩玉龙
年,韩玉龙在老家南通开了一家摄影主题小咖啡馆“普罗旺斯”,在当地小有名气。两年后,他转战上海,应聘进了永康路上一家德国知名精品咖啡店CafédelVolcán。
做了一年的咖啡豆烘培师,韩玉龙夫妇在年8月“盘下”了上海静安区南阳路上的一个2㎡的小橱窗。2个月后,首家Manner开业,产品以拿铁、美式等为主,单杯咖啡定位在15-20元左右,自带杯子再减5元。
该门店装修“简陋”,甚至没有招牌和菜单,但配置了三台造价不菲的设备——LaMarzoccogs3单头咖啡机、Mahlkonig魔王磨豆机和Mazzer的Robur磨豆机。
◎Manner南阳路店,因咖啡经营许可证未获审核通过于年10月下旬暂停营业,后于年重开
凭着极致性价比,Manner轻松吸引了附近的上班族和咖啡爱好者的目光,开业第一天就收获了元营业额。一个月后,日售两三百,月营收约10万元。
据了解,韩玉龙在上海松江拥有自己的豆子烘焙工厂,他每周都要跑到这家烘焙厂烘豆子,以保证出杯品质和性价比,同时也能降低成本。
发展初期,Manner十分“佛系”,即便瑞幸疯狂拓店,它也没被打乱阵脚。然而资本入场后,其画风开始变得“激进”起来。
年10月,Manner获得来自今日资本的第一笔融资,金额万元,彼时其在上海仅开出7家门店,均是柜台或窗口店。随后年12月-年6月,又完成了4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后,品牌估值28亿美元。
资本“疯抢”Manner,原因有二:一是小门店可复制性极高;二是品牌单店盈利能力强。年,Manner的营收为2-3亿元,净利润率在10%以上,上海门店全部盈利。
有了资本“加持”,Manner迅速开启规模化扩张。年走出上海,进入苏州、北京、成都、深圳,全年开店48家,年开店50余家,年开店54家......
门店形态持续升级,从2㎡的“小档口”迭代为约㎡的复合店型,包括3~10㎡原版门店、20~50㎡主力店型、80~㎡咖啡+烘焙门店、㎡以上的咖啡+简餐+烘焙门店。
◎Manner部分门店
无疑,今日资本是Manner实现从1到跳跃式发展的关键力量。传言Hcapital、Coatue和淡马锡参与的两轮融资并未对外开放,亦均由徐新亲自主导完成。
可当资本蜂拥而至时,今日资本却突然抽身离场,旗下两个基金已于去年5月底退出,徐新本人也卸下了Manner董事一职。有消息称,双方“闹掰”是因为经营理念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
Manner开店“怪癖”
傍着星巴克,抢滩中/高档mall,亦偏爱小角落
徐新离场,Manner并未失速,加速拓店依旧。
截至3月中旬,Manner已在全国12城开出家门店,其中约76.72%门店分布在上海。大本营之外,Manner正加速进军“回流型”城市(即具有“年轻人回流特性”的地方),如成都、武汉、南宁、海口、苏州、杭州等。
随着门店规模不断扩大,Manner的选址“想法”亦开始有了些新变化。
//紧跟星巴克,错位竞争Manner首店开在上海南阳路号,周边高档商场和写字楼环伺,精准锁定咖啡重度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店米半径内有5家星巴克。自此,Manner的门店选址都会呈现一个特点,即旁边大概率会有一家星巴克。
但Manner选择低价、“快取”路线,和星巴克形成错位竞争。以至圈内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如果在星巴克对面开一家Manner,这家星巴克的客流会掉30%。
//选址多样,爱入驻“小角落”从门店分布来看,Manner热衷进驻年轻人聚集的购物中心/独立百货,对应门店占比约为46%;其次是白领人士聚集的写字楼或产业园,占比为35%。
此外,Manner约8%的门店开在沿街商铺,且这些门店均分布在上海。一是因为上海拥有较多适合开设街边小店的紧凑密集的步行街,二是上海是全国为数不多能向没有上下水的门店颁发证照的地方。
故,Manner可以找到大量的5-10㎡点位,压低开店成本,将坪效做到令人垂涎的程度。有接近Manner的人士透露,Manner单店日杯量在杯,客单价比瑞幸高20%,坪效比瑞幸高50%。
◎Manner铜仁店90店
除了上述常见的落位,Manner还喜欢把店开在让人意想不到的“小角落”:一种是人流量密集区域,如Manner有16家门店开在上海地铁站(门口或闸机),部分门店还开进了世医院;另一种则是相对“冷清”的文化艺术场所,如上海美琪大戏院、海口云洞图书馆。
//抢滩客流高峰地,中/高档mall连开多店Manner热衷区域密集型打法,即在同一片区连开多店,实现高流量地盘的全面覆盖,大幅降低到店自提成本。在上海的南阳路至奉贤路,同一个街区有4家manner;距离Manner公司总部恒利国际大厦米的范围内,有7-8家Manner......
在上海、深圳等地,Manner甚至在一些中档及以上的商场连开两店,一店“高性价比”咖啡专卖,一店开设烘焙体验与餐厅,妥妥地赚足白领的目光。
◎注:项目档次是根据商场内品牌客单价,描述项目整体的档次,包含高档、中高档、中档和大众化
究其原因,此前不设外卖的Manner,看好的是这些商场的高客流与高目标客群基数。
一方面,这几大商场均位于城市核心商圈或者新兴的片区发展中心,占据极佳的区位条件,是城内的客流高峰地,符合咖啡店业态对于客流量的高要求;另一方面,它们被众多写字楼所环绕,办公人潮涌动,为咖啡店提供了大量的潜在目标客群,带来足够的出杯量。
以位于淮海中路商圈的上海环贸iapm为例,该商场多年来客流在城内名列前茅,2月份日均客流更高达9万人次,且周边1公里范围内写字楼数量超过70座,工作人口高达28万,工作日项目客流全市第一。
再如,Manner咖啡在南宁万象城开设两家门店,该项目周边仅1公里范围内的工作人口数便超过21万,2月商场日均客流接近3万人次,新晋咖啡店Manner在此荣登南宁咖啡厅热门榜首。
Manner的“妥协”
放下身段上线外卖,砸钱搞联名营销
Manner,曾是咖啡界的一股“清流”,坚持多年不做外卖、不搞营销,以最低10元一杯的“自杀式”价格在市场站稳脚跟,并一直保持着快餐价。
此外,“叛逆”Manner,不同于星巴克、瑞幸等使用全自动咖啡机,为了更好口感仍以半自动咖啡机作为萃取设备,需要咖啡师完成制作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咖啡师需要随时观察、调整萃取方案,这也要求他们必须能力过硬、水准“在线”。据了解,Manner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找有经验的咖啡师。直到疫情之后,才转变了招聘要求。
不仅如此,由于操作门槛更高,Manner咖啡师薪水比同行高出不少。据Boss直聘数据,在上海地区,Manner咖啡师的招聘工资是元-元,瑞幸为元-元,星巴克为0元-元。
可囿于设备高成本,以及咖啡师人才储备难、咖啡师大涨薪之现实,Manner在终端人工环节需要付出更多成本,这也会制约其扩张开店步伐。
被资本催熟的它,似乎也逃不过被同化的命运,开始低下“傲娇”的头颅。
//成立7年,首次开放外卖3月13日晚,Manner破天荒地宣布“开放外卖”,合作平台为美团。据美团平台显示,上海、北京的Manner门店分为“美团专送”和“美团全城送”2种形式,30元起送,也就是说一次点2杯才能凑够起送价。
在此之前,Manner仅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42.html